正文卷 第255章 提醒
“哎呀,那还真是不错,有哥哥姐姐疼爱,你啊,算是有福了。”潘声笑道。
徐日新脸色僵硬,没说什么?
“怎么了这是?难不成你们兄弟姐妹的关系不好吗?”潘声惊讶地问道。
徐日新勉强道:“我们不是一个生母,平日里不常往来罢了。”
潘声瞥了一眼宋清和。
“这也是常有的事,方才啊我们还听到了有个姐姐在抱怨她弟弟呢。”
宋清和挠了挠额头,“说什么爹爹给弟弟买了铺子啊,弟弟以后要是过了县考怎么办啊,总之啊,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这亲兄弟都还能打起来的,何况是那些不是一个生母的呢?”
徐日新脸色略变,手指一用力,手里的点心碎成了几块。
“可是我们家就不这样啊,我们几个都不是一个娘生的,关系可好了。”孙谦这个没头脑的,又说话不过脑了。
“你吃点东西吧!”陈玉气得丢了个果子给他。
孙谦手是迅速抓住了果子,但是脑子还是懵的。
后知后觉才觉得自己说的话有问题。
转头去看徐日新,却发现人家根本没在意自己说的话。
“夫人,您方才说的那位女子在你们面前就这么抱怨家人吗?”
宋清和摇摇头,“哎,怎么可能?我们在这歇着呢,她和她家丫鬟没看见咱们,自顾自地就说起来了。我们反应过来后,也不好说什么,只能默默等她们走了。”
潘声接过话,“我看姑娘长得是水灵灵的,没想到心肠这么坏的。”
徐日新连忙问:“这怎么说?”
“唉,她说啊,她那个弟弟要考县生了,以前她爹就想给她弟弟的生母一个名分,没有合适的机会,这会儿就等着他弟弟榜上有名了,就要给名分呢。”
潘声上身前倾,“你知道她想了个什么招吗?”
徐日新茫然地摇头。
“她那个弟弟是个病秧子,她就把主意打到了她弟弟的药上。”
徐日新彻底僵住了。
宁怀远道:“怎么说都是一家人,不过为了一个名分,就要致人于死地吗?她弟弟真要是病秧子,在药里动手,还真是险恶。”
宋清和一边给小宝捋头发,一边漫不经心道:“这都不好说,也不知道她那个弟弟是个怎么样的人。这都是别人家的事,咱们听过就算了。”
然后,徐徐转过头去看徐日新。
“对了,你也有个姐姐是不是?关系还不亲近的话,还是也要多多小心,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啊。”
陈玉也附和道:“是这个理儿,我看你身子也不像是个健壮的,可禁不起磋磨。”
孙谦刚说错了话,这会儿积极地关心。
“就是,就是,就你这小身板肯定硬不过你哥哥姐姐,可要小心了。要是有什么要帮忙的,你就来找我,我肯定会帮你的。”
陈玉忍不住偷偷摆了个白眼,这个缺心眼儿的,什么话都往外说,对人家还什么都不了解,还是今天才知道人家不是独子的。
徐日新要是个好的就罢了,那要是起了什么坏心思,难不成你好要巴巴地往上赶啊。
孙诚一个果子又给他飞过来了,“你可省省吧,就你那个脑子,半壶水响叮当,能帮谁啊?”
“你别瞧不起人啊!”孙谦又要跟他哥闹起来了。
可是,这一次徐日新根本没心思去看身边的人,陷入了思考。
“孙诚,莫先生叫你们几个过去。”这时,一个学生跑了过来。
“什么事?”孙诚正在给小宝的果子削皮。
“切,还不是那边的学堂的人,过来挑衅,说什么切磋一下,还说我们胆小。莫先生本来是不答应的,都没理人家,但是那个张先生居然亲自过来了,只是不过是大家玩乐,又不是比试,让我们不要紧张。莫先生说要给人家一个面子,就叫你们过去。”
那个学生看起来很气愤,又有些心虚,看来也是没底的。
毕竟人家是声名远扬的学堂,每年的县生,州生,几乎都是出自那个学堂。
“行吧,我们这就过去。”孙诚将果皮削掉,递给小宝。
陈玉担心问道:“没问题吧?”
宋清和却是平常心。
“没什么是,就算他们几个比不过,也就是丢丢脸,还不至于动起手来。”
这都是踏青的必备项目了。
想当初,在上京的时候,宋清和也常常被一些同龄的姑娘拉去踏青。
人人都要现一现,或是琴棋书画,或是吟诗作对,或是翩翩起舞。
要说大家都是坦坦荡荡地玩乐,没什么小心思也是不可能的。
但是至少大家面上是和的。
宋清和只有绣工或许是个中翘楚,旁的才艺,只能说是不丢人。
彼时,大家都会给个面子随口赞赏几句。
宋清和也不害臊,或是耿耿于怀,而是大方答谢,然后静静在一旁欣赏别人献艺。
陈玉看宋清和和潘声都没当回事,也安心了不少。
只是眼睛还是不住地往那边望去。
可惜距离远,听不清他们说的话。
“不过,这倒是让我想起来。以前是没办法,现在却是可以让这两个姑娘学点别的东西了。”宋清和忽然说道。
这一下把陈玉的眼神拉回来了。
“学什么?”
“谣儿是不着急,她还小,但是小宝可以学点别的了,她字都认得差不多了,可以学点琴啊,或是舞啊,也不知道她适合什么。”
纵然小宝大宝是双生胎,但是小宝打小似乎就没有大宝聪明,学东西很慢。
不过这几年跟在宋清和身边,宋清和也是没有对她松懈的。
以前宋清和总是安慰宁大嫂,小宝学不了什么东西都没关系,但是心底还是希望她自己能多掌握一些知识技能的。
这并不是出于生存的考虑,而是精神上能有更多的寄托和慰藉。
所以,到今天,小宝真是认了不少字,读过不少书了,期间下过的功夫真是旁人难以想象的。
虽说自然是不能和孙诚他们相比的,但是宋清和是很满意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