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成功

温馨提示:自2016年8月19日-9月30日,网站将对绑定QQ账号的用户进行迁移,为避免账号遗失,需要您绑定手机号。

立即绑定

使用塔读客户端,缓存全部章节。

下载客户端,免费福利每日送!

正文卷  第16章 治不了

“你们不知道吧。这是一家三口,挺可怜的。中间被拎着的女人不知道得了什么怪病,小腿就那么弯着伸不直。

他们原本去了回春堂,那里的大夫说治不了,这才又去与善堂。

方才我去回春堂抓药,看见他们了。

这年头,什么怪毛病都得。”

“哎呦,这不是看见谁给谁下跪吗?得做了多少亏心事,老天爷才这么惩罚她呀!”

闲人还真是有,七八个人跟在杜家三口人后面,打算瞧瞧究竟是怎么回事?

与善堂是一家药房,里面有一位坐堂老大夫,此刻正没有病人看诊。

他瞧见杜氏被拎进来满脸疑惑,忙让杜氏父子把人放在椅子上。

他先是询问了得病的过程,听见突然就变成这样不由得眉头紧锁。

“不瞒你们,这种情况老夫闻所未闻啊。”

杜氏一听急了,方才回春堂的大夫也是这么说,看都没看就让她去县上。还说她这是疑难杂症,寻常大夫看不了。

“大夫,您再给好好看看。”杜老蔫愁眉苦脸地央求着。

“我们都是庄户人,整天下地干活。她这样别说是干活,连走路都费劲,上茅房得人侍候。

总这样下去可怎么得了?”

旁边的小宝一脸的嫌弃和不耐烦,这一路被人指指点点,他觉得太没面子。

杜氏要是往后永远这样,他这个做儿子的怎么做人?谁家漂亮姑娘会嫁到杜家?

真是一团糟,真是倒霉透顶!

他嘟囔着出了与善堂,杜老蔫喊了他一声,他也没搭理。

丽娘迈步进来,去柜台抓消炎祛疤的药,耳朵竖起来听声。

门口有人在探头探脑,眉娘在旁边的小摊子上买鸡蛋。

“我得看看腿的情况,需要把裤子从膝盖处剪掉,可以吗?”

听见给看,杜老蔫还有什么不答应的?他借了剪刀,把杜氏的裤子从膝盖处剪开。

费力地扒了一小截就扒不下去,小腿弯打褶的地方干脆动弹不了。

大夫仔细看了看杜氏的腿,用手敲敲她的膝盖,又给她把脉。

最后摇摇头说道:“小腿完全没有反应,气血不通。我只能针灸试试,再开些舒筋活络的中药吃着看。

连着针三天,倘若没有效果我不能再留你。

赶紧去县上找有名的大夫,时间拖长了,这腿怕是保不住啊!”

保不住是什么意思?杜氏看看有些泛青的膝盖,心里害怕极了!

“大夫,求求你,一定要治好我的腿。我们家里有银子,什么药见效快用什么药!”

“恕我得罪。若是夫人不差银子,应该直接去县上找名医诊治啊。”老大夫没有怼人的意思,是为杜氏的病情考虑。

他实在是没有一点把握,只是死马当成活马医罢了。

“你先治着,万一有效果呢。”杜氏可是听人家说过,县上有名的大夫出诊就要一两银子,还不算看病抓药。

况且县上离榆树村很远,牛车走得慢,得先到镇上再雇马车去。一来一回,还得花马车钱。

这样算下来,银子流水似的花出去,那点家底很快就会被掏空。

大夫听了开了方子,里面放了不少名贵药材,一副药就要七百文钱。

老大夫又拿出银针,在火上消了毒,找准穴位轻轻扎下去。

杜氏顿时一皱眉,他小心捏着银针慢慢旋转着往下扎。

她疼得越发厉害,忍不住叫唤起来,脸色变得煞白,额头冒出一层细细密密的汗珠。

方才敲打膝盖的时候明明没有任何感觉,难不成是针灸有效果了?

不对啊,就算是有感觉,也不会反应这么强烈啊!

老大夫的针不敢再往下刺又拔了出来,她的脸色渐渐缓过来。

“真是奇怪。你们要是决定去镇上,开得药可以退回来。”老大夫心里没底。

杜氏决定还是先吃三天,看看情况再说。

杜小宝没回来,杜老蔫一个人拎不动杜氏,只好留在与善堂等。

眉娘买了五十个鸡蛋,卖鸡蛋的大娘乐坏了,见她空着两只手索性把小竹筐都给了她。

眉娘挎着一筐鸡蛋,径直去了醉仙居。

门口的小二见了她似乎吓了一跳,随即摆手说道:“我们这里不买鸡蛋,姑娘还是去街边吆喝吆喝。”

“我也不卖鸡蛋,帮我找个临街能看见风景的桌子。”

眉娘大大方方迈步进来,说要吃饭,倒是让小二又吃了一惊。

他在醉仙居做小二四五年,从来没见过一个姑娘家独自来酒楼吃饭。看她的穿着打扮,是个略带土气的村里姑娘,若不是半边脸上有丑陋的伤疤应该是难得一见的美人。

真是可惜了......

“怎么还不让客人进来?咱们醉仙居没有拦住客人不招待的规矩。”柜台里正在打算盘的掌柜朝门口忘了一眼,略带责备地说道。

小二闻言忙把眉娘让到二楼,临街窗户跟前有空桌,窗户开着能看见街上熙熙攘攘的人群。

二楼已经有了几桌客人,瞧见上来眉娘这样一位客人,都好奇地看过来。

眉娘丝毫不在意,把竹筐放在桌子上,说道:“你们醉仙居的招牌菜挨个上,最好的酒来一壶。”

小二愣了一下,随即下去传菜。

上菜的速度很快,不一会儿,四个菜一壶酒就放在桌子上。

她先倒了一杯酒,拿起来就开始皱眉,喝了一口就弃在旁边。

红烧蹄髈,太过软烂,入口即化,筋头部分却失去了嚼头。

盐水鸭肉质不够嫩,略微有腥气,不沾口味重的调料根本不能吃。

清蒸鱼更是光闻味就让人下不去筷子,跟她做得炖鱼没办法比。

最后那个白灼菜心倒爽口些,做法也简单,贵在食材上。

花山镇不产菜心,得从兴运府那边运过来。只要放上三天,菜心就会脱水变老,口感极差根本不能吃。

买一次食材,得有一半变质浪费,这才是菜心贵得理由。

看着眉娘只吃菜心,小二过来询问道:“客官,你对我们醉仙楼的招牌菜不满意?”

“你确定这是醉仙楼的招牌菜?”眉娘把筷子放下。

“自然!”小二自信满满地说道,“我们大厨是从兴运府请回来的,这几道菜是他的拿手菜。县太老爷到镇上,点名要吃咱们的这四道菜。

这醉仙酿更是难得的好酒,味道香醇,喝了不上头。一壶就要一两银子,寻常人可喝不起。”

“就这,比刷锅水强不了多少。”眉娘嫌弃地说着。

小二早就看她不顺眼,觉得她是故意在找茬,沉下脸说道:“客官,没银子付饭钱就明说,不用鸡蛋里挑骨头!”

上一章 查看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