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卷 第235章 虞江受伤
事已至此,钱永贤也不好继续闹下去了。
毕竟他们在这里耽误了不少时间,已经有不少行人注意到他们这里的不对劲。
这在别人的眼里就是他钱永贤联合官差为难小老百姓。
想到自己老爷子那个黑脸,钱永贤也只能放弃了。
宋清和这里给了摊主钱,也很快离开了。
“夫君去哪里了?”宋清和快走两步到周庆身边。
“往家里的方向去了。”
周庆是一直注意的,也看见了宁既明从屋顶上悄无声息地离开,似乎还带着一个人。
因为这一茬,大家都决定先回家了。
到家一看,男人们的房间亮着。
“夫君?”
门开了。
“你们终于回来了。”
“啊?陆大娘,怎么是您啊?我夫君呢?”宋清和愣住了。
“屋子里的那个孩子受伤了,你男人去买药,正好看见我了就让我照看一下。”陆方始让开门口,让人进去。
宋清和进屋一看,“这不是虞江吗?”
“虞江?”宁怀远一听到这个名字,一下子挤到炕边。
“真是他。”
虞江一身灰扑扑的,鼻青脸肿的,但是还清醒。
“宁怀远?”
“是我。你别乱动啊。”说着,宁怀远就要去扯开他的衣服查看。
这一看,宋清和倒抽了一口冷气。
就没一处是好的啊,新新旧旧的淤青,这还是上半身。
宁怀远红着眼看完了上半身就要去扒人家的下半身。
“不要。”虞江鼓起全身的力气也只是虚虚地把手搭在宁怀远的手上。
不过,这也足够宁怀远停下手里的动作了。
“虞江,你等一下啊,药马上就来了。”宋清和知道这是害羞了。
大家都退了出去,只剩三个男孩子在里边陪着虞江。
陈玉很快烧好了水,这时候宁既明也带着一个大夫回来了。
“怕伤到了内脏,还是让大夫好好看一下才行。”宁既明解释。
“也对。”宋清和忽然想到了什么。
“这孩子的爷爷还在魏家吧,这么晚了没回去,他老人家该担心了。”
“我去说一声,今晚就让这孩子在家里住一晚再说吧,”孙淳道,“我看这样子也不好轻易移动。”
大夫看过之后叹了口气。
“您这是什么意思啊?”宁怀远的声音都在抖。
“这孩子身子弱,这些伤每一下都够狠啊。”
宁怀远急忙问:“所以,这是有的治的吗?”
大夫道:“放心吧,小公子,虽然看着严重了些,但是大多数是皮肉伤,再就是小腿断裂,我给他固定好了。”
大夫写了药方,“只是,以后的一段时间里都必须静养。不能再做活儿了。”
虞江的双手手掌很粗糙,茧子密布,一看就是经常做活儿的。
先是给虞江清洗了身子,用了药后才让他安心睡去。
“必须去报官!虞江身上的那些伤肯定都是钱永贤干的。”宁怀远咬牙切齿,怒不可遏。
“你看那些官差对钱永贤唯唯诺诺的样子就知道了,他们必定是向着钱永贤的。我们不是当场抓住钱永贤殴打虞江,他们肯定有办法推卸。”
孙诚还算是理智地分析。
“那我们就去和先生说,钱永贤最怕魏先生了。”孙谦愤愤道。
孙诚摇头,“还是那句话,钱永贤只要矢口否认,先生就算是相信了我们的话,也并不能对他做什么。”
孙谦气得直跺脚,“刚才就应该带着那些官差进去,亲眼看看虞江被打成怎么样了。”
宁既明拉过孙谦坐下,手掌抚着他的后背,让他冷静。
“即便是当时就把官差带过去,也不能改变什么。钱永贤只要说虞江偷了他的钱袋,或是什么值钱的东西,虞江搞不好还会被抓进去审上一番。”
“可是,虞江都被打成这个样子了,我看他身上的伤,肯定不是第一次了,那些人就一点事儿都没有吗?”
孙谦不服气。
几个大人看着三个孩子愤懑不平的样子,也有些郁闷,不知道该怎么和孩子们说这个现实。
钱权就是有这样的能力,能乐善天下,也能怙势凌弱。
正因如此,才会有大把的人争相趋附。
第二天,三个孩子又要回学堂念书了。
不管你县考过没过,都要继续研习。
除非有的学生觉得没希望过了,或是觉得自己稳了,不打算继续念书。
“话说,虞江现在这样肯定是不能再继续做活儿了,那你们学堂谁做饭啊。”三个孩子临走前,陈玉问。
“谁知道,反正虞江不会做。”孙谦还有些气鼓鼓的。
“等一会儿,我和你们一起回去。”虞江挣扎着起身。
“你躺着吧,这样子怎么走啊。”宁怀远嘴上是嫌弃,动作却很轻柔地将虞江按在床上。
“我们会和先生说的,大不了我去做饭。”
“那我也得回学堂才行,怎么好在这里麻烦你们的家人。”虞江声音还是虚的。
宋清和端了药汤进来。
“你既是大宝他们的朋友,就不必和我们客气了。你要是回了学堂,身上的伤也是不好养的,他们都是要去念书的,不一定能顾得上你。再说,煮药换药也不方便,总不能让你爷爷来照顾你吧。”
宋清和知道,一提到他爷爷,虞江就没办法反驳了。
宁怀远在虞江身后垫了一个枕头,喂他喝了药。
“你就好好养着吧,我去和你爷爷说,就说你是在我家帮忙,过几天就回来。”
宁怀远再给他掖好被角,“你放心,我一定会照顾好虞爷爷的。”
虞江就这么住下了。
除了家里多了一个人,日子似乎和大宝他们县考之前没什么不一样的。
这天,宋清和进来送午饭和药的时候,又看见虞江在看书。
“小江,先休息一下吧。”
虞江这才从书本里回过神来。
“这是才买的排骨,你快尝尝味道怎么样?”今天是宋清和做的饭。
虞江惶恐地把书放下,惊诧地看向托盘里的食物。
一碗饭,一荤一素,还在冒气,一看就是刚出锅的。
香喷喷的米饭都冒尖了。